
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。语言和文章、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,欢迎大家参考!
1、《小石潭记》 石潭记,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。《小石潭记》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。《小石潭记》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,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 小石潭 的景色,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。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,情感强烈,或抚今追昔,或伤时感怀,或心忧家国,或思亲念旧,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。 (1) 一词多义: ①可:大约,潭中鱼可百许头;可以,能够,不可久居。 ②从:自,由,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;跟随,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,曰怒己,曰奉壹。 ③清:清澈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;冷清,以其境过清。 ④差:长短不一,参差披拂;交错,动词,其岸势犬牙差互。 ⑤以:因为,以其境过清;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, 一 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,可以不译,近岸卷石底以出。 ⑥乐:以 为乐,心乐之;逗乐,嬉戏,似与游者相乐。 ⑦见:动词,通 现 ,出现,下见小潭;动词,明灭可见。 (2)古今异义: ①小生:古义青年,后生,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;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。 ②去:离开,乃记之而去(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。);今常用义为 往 。 (3)词语活用: ①西,向西,名词作状语。例句: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。 ②乐:a.动词的意动用法,以 为乐。例句:心乐之;b.形容词作动词,嬉乐,逗乐,似与游着相乐。 ③下,a.名词作状语,向下。例句:日光下澈;b.名词作状语,在下面,下见小潭。 2、《岳阳楼记》 《岳阳楼记》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。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,于北宋庆历六年(1046年)九月十五日所作。其中的诗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、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 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。《岳阳楼记》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,而是范仲淹借《岳阳楼记》一文抒发先忧后乐、忧国忧民的情怀。 (1)通假字: 具 通 俱 ,全,皆。 属 通 嘱 ,嘱咐。 (2)古今异义: ①微:没有,微斯人;今义细小。 ②气象:景象,气象万千;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。 (3)一词多义: ①以:来,属予作文以记之;因为,不以物喜,不以已悲。 ②观:看,予观夫巴陵胜状;景色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 ③一:一,一碧万顷;全,长烟一空。 ④开:放晴,连月不开;打开,开我东阁门;开设,设置,旁开小窗。 ⑤则:那么,然则何时而乐耶;就是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;就,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。 ⑥极:极点,感极而悲者矣;尽,此乐何极。 ⑦或:有时候,而或长烟一空;或许,也许,或异二者之为。 ⑧空:天空,浊浪排空;消散,长烟一空。 ⑨通:顺利,政通人和;通向,北通巫峡。 ⑩和:和乐,政通人和;和(苏轼的诗有哪些?苏轼被我们熟知的诗有《题西林壁》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、《水调歌头》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和《题领巾绝句》等等。)煦,至若春和景明。 a、夫:那,予观夫巴陵盛状;发语词,不译,夫环而攻之;丈夫,女子的配偶,夫鼾声起。 b、去:离开,去国还乡;距离,西蜀之去南海;逃离,逃跑,委而去之。 c、为:行为,活动,或异二者之为;做,为,全石以为底。 (4)词语活用: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:形容词作状语, 先 后 是形容词,在这里意思是 在 之前 和 在 之后 ,作状语。 句意: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,在天下人乐之后乐。 ②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:守,名词作动词,做 太守。 (5)成语积累: 气象万千: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,非常壮观。 心旷神怡:心情舒畅,精神愉快。 政通人和:政事通遂,人们和乐。信任国泰民安。 (6)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: A:判断句: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( 也 表判断) 这些就上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。 B:倒装句: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(状语后置, 于其上 介宾短语作 刻 的状语,后置。正常的语序应为 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。译: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。) ②多会于此(状语后置, 于此 介宾短语作 会 的状语,后置。正常的语序因为应为 多于此会 。译:大多在这里聚会。) ③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(定语后置, 高 是 庙堂 的定语, 远 是江湖的定语,后置。正常语序应为 居高高之庙堂 , 处僻远之江湖 译: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;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。) ④吾谁与归?(宾语前置, 谁 是介词 与 的宾语,疑问句中常前置。正常语序应为 吾与谁归 。译:我和谁一道呢?) 微斯人,吾谁与归? 要不是这种人,我又同谁在一起呢? C:省略句: (其)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 其 即洞庭湖。 译:(它)连着远方的山脉,吞噬着长江的流水,浩浩荡荡,宽阔无边;或早或晚(一天里)阴晴变化,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。 (藤子京)属予作文以记之。 (藤子京)嘱咐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。 D:翻译: ①不以物喜,不以已悲。 译:是因为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。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 译: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,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。
【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】相关文章:
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08-25
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10-18
八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07-15
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09-07
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06-13
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06-05
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05-17
初二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08-27
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10-15
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09-12